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造反我是专业的 / 第四十一章:迎祥被俘,帝喜

第四十一章:迎祥被俘,帝喜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圣子大人!
  这红薯未免也太好吃了吧!
  要不是我亲眼看着他们只放了白水,还以为他们特地加糖了呢!
  红薯汤也好甜,比我家的糖水还甜,都快甜到心里去了!”
  苗义这时候早已把自己碗里的那块红薯吃完了,正在美滋滋的喝着汤,一边喝着,一边还夸赞道。
  姜浩白了他一眼。
  至今,姜浩还依稀记得上次去他家喝的那碗糖水。
  不是因为那碗糖水太甜了,而是因为他太抠了。
  那真是眼睁睁的看着他拿手捻了那么一小撮糖,小心的搅到一大碗水里。
  那么点糖,还是本身甜度就不怎么高的红糖,放到水里能有多少甜味才怪,可不就没有现在这碗红薯汤来的甜。
  “你放心,等这些红薯再繁殖两三季,最迟后年,绝对能让你天天吃上红薯,保证到时候你吃到再也不想吃!”
  “那不会,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可能会有吃腻的一天!”
  苗义这时已经把碗里剩下的红薯汤都喝干净了,放下碗,很是满足,并且不相信的说道。
  姜浩只是笑笑,并没有继续回答什么。
  现在东西稀少,就那么一小块一小碗的,而且还是第一次吃,自然感觉很好吃,怎么都吃不够。
  可是等回头种植范围上来,总产量也上来,天天吃,月月吃,乃至于年年吃,再好吃的东西也该腻了。
  到时候,权等着打脸吧。
  边上的其他人,侯大河他们以及那些个村老也都是赞叹连连。
  都觉得这东西好吃,产量又这么高,果真不愧是明王大人赐下的良种。
  姜浩在边上光是听着,都感觉有些心虚。
  这分明是许多农学家奋斗几十年才研究出来的良种,结果到了他这儿,直接成了子虚乌有的明王成就了,可不感觉愧疚心虚。
  心虚还在其次。
  姜浩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现在这么搞封建迷信,等回头真正的打下天下之后,再去推广科学知识,会不会有点掀自己摊子,自扇自个嘴巴的意味。
  不过,这时候想这些有的没的还太早了,因为,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本来,大家看完丰收,称量完良种重量之后,就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可是,那些村老一个个都觉得不放心,都想要第一时间拿到红薯秧苗,也想要早点学习培育红薯的知识。
  因此,一个个都不愿意走,宁愿留下来帮他们免费干活,也要在这边一直呆到红薯育苗结束。
  面对这种与他们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就算是姜浩劝说也不好使。
  最后,姜浩也只能任凭那些村老留下来,并且叮嘱苗义他们一定要好好教导,好好看护,同时早点把红薯苗给育出来。
  这样,也好快点把这些年纪颇大的村老赶紧送走。
  待到种植基地那边的情况安排妥当后,姜浩又花了三天的时间将吕梁这边的相关情况,以及未来部署都安排下去。
  然后,才带着一批良种,以及大半核心工匠技师,跟着毕禾一起坐马车赶往太原城。
  一路车马行,几乎颠掉了姜浩半条命,连着好几天姜浩都没怎么吃得下饭,每天脸色看着也是苍白虚弱的很。
  等到行进半路,还未曾到达太原城的时候,姜浩就已经在内心暗暗下定决心。
  这个决心就是,未来,他一定要常驻太原城。
  不论未来厉巨他们是打下河南河北,还是拿下其他地方,只要没有一统全国,姜浩都决定不再挪地方了。
  除非修好了路,或者科技进步到有了新的交通工具。
  否则,他安安心心的呆在太原城当中种田发展科技也蛮好的。
  况且,哪边当根据地不是根据地呢?
  当年陕西延安都可以充当革命根据地,如今这更加靠近京都,本身历史地位还殊为不凡的太原城又为何不可以呢?
  很多时候,一个地方的特殊性不在于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在于那边人的特殊性。
  只要人的本事够大,举国之力供养之,就算是荒漠,也足以建成最璀璨的城市。
  很多帝都,不是因为它璀璨而成为帝都,而是因为成为帝都才会璀璨。
  昔年一统七国的咸阳城,后来不也成了西安的一处景,昔年一片荒芜的北平,历经明清两朝后,不也成了国之核心。
  原因为何?
  因为咸阳丧失了帝都身份,因为北平得到了帝都身份。
  事在人为罢了!
  ……
  六月末
  清兵再侵居庸、昌平北路,大同总兵王朴驰援,击斩一千一百零四人,俘获一百四十三人。
  大捷!
  七月初
  清兵入京畿,至居庸关,连陷昌平等十六城!
  京都危矣!
  这时,不用说也该知道,崇祯帝那是又生了一回气,而且还是心惊胆战的又生了一回气。
  说实话,真是蛮佩服崇祯的。
  换个身体不好的皇帝,估计早几年就气死了,他能够一直撑到最后,也算是殊为不易了。
  这身体素质,绝对杠杠的。
  生气归生气,该调兵遣将还是得调兵遣将,所下旨意上的言辞是变得越来越严厉,崇祯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
  到后来,有不少大臣上朝的时候都是提心吊胆的,生怕不小心触了上头那位的霉头。
  这种情况从七月初,一直持续到七月下旬。
  直等到七月下旬,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高迎祥,并且顺利捕获高迎祥,才让崇祯的脸色稍微好些。
  也让朝中大臣松了口气。
  这一次,陕西巡抚孙传庭不但入了崇祯的眼,也让众大臣给记住了名字。
  高迎祥被俘的消息,使得崇祯对镇压下国内各路叛军的信心又更足了些。
  不但加大了军饷供给,还让兵部尚书张凤翼去督师,太监高起潜监军。
  令他们督促各地巡抚,尽快解决各地叛乱混乱。
  至于九边总兵,现在还得要他们去抵御清军,自然不能同样派遣去镇压国内叛乱。
  一时之间,明朝好似突然绝处逢生,在那山穷水尽中,又蹦生出了一线生机。
  便是崇祯,也对自己能否成功又多了份信心。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