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烈焰天下 / 第五十七章 善之善者也

第五十七章 善之善者也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秦天与呼延烈老元帅两人你来我往,战的如火如荼,难舍难分。
  连战三十回合不见胜负,但是秦天却已经稳稳占据上风了。
  一是因为他更加精妙的枪法,二是因为他的体力远程常人。
  全力以赴的连战三十回合,对于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所以呼延烈老元帅虽然依旧攻守有序,但是体力方面,却较之秦天有些不如了。
  转眼又是数十回合过去,两人之战况已经一目了然,秦天依旧生猛异常,而呼延烈老元帅应付起来已经有些捉襟见肘了。
  一直战到六十回合开外,最终秦天的炎龙枪停在了呼延烈老元帅咽喉一寸之处,虽未接触,但是自炎龙枪上散发出来的丝丝寒意,已经如雪山崩塌一般在老元帅体内肆虐,全身如坠冰窟一般。
  这可能是呼延烈老元帅征战数十年来离死神最近的一次。而此时他的大刀还在距离秦天三尺开外,显然,他已经完全输给眼前这名少年了。
  君子之战,点到为止,酣战六十余回合,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位少年并肩王的强大,呼延烈老元帅输的心服口服。
  “愿赌服输,老朽输的心服口服,我已是战王阶下之囚了,任凭战王处置吧。”老元帅轻叹一口气道。
  “前辈承让了,晚辈只想请前辈入我大炎军中,一同扫清战乱,早日还民以安生,怎会囚押呢?”
  “战王之大志,老朽极为佩服,如身为大炎军人,老朽自当愿为战王牵马坠蹬,鞍前马后。然我乃天楚子民,久蒙皇恩,且有上下老小数十口,皆为楚人,实在无法做那通敌叛国之举。此次约战,老朽自当履行承诺,不再参战,也不再执掌青龙军帅印,如战王不弃,老朽自愿作为战王之阶下囚,也算是对楚王有个交代了。”老元帅真诚的说道。
  说完之后,这位老元帅又低声叹息道:“哎,老了,不中用了,该歇歇了。”
  听到此处,秦天大喜,虽然这老元帅碍于面子,没有明说投降,但是却甘愿作阶下囚,那其实不就是变相答应了嘛。
  入我大炎军中,好生相待,时间长了,不信你不能为我大炎所用啊。
  常言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何况这统领数十万大军的主帅?岂不更是难得?
  秦天心领神会,立刻叫了烈焰军将士带老元帅回大炎军营休息,常子龙等少年即刻亲自前来请这位老元帅去后方大营,注意是请,可不是押。
  老元帅也极其配合,没有丝毫做作,就这么跟着子龙等少年向着大炎军营走去。
  并在临走之前,告诉青龙军诸将,他愿赌服输,已成大炎军阶下之囚,也请诸将信守承诺,或退、或降,不可再战。
  另外言明,他已不再是天楚青龙军团主帅,诸将各自保重。
  望着呼延烈老元帅远去的背影,青龙军中一片哀嚎。众将士一时间竟不知该何去何从了,他们敬重的老元帅就这么被俘了,而出于承诺和老元帅的叮嘱,在加上这些时日大炎军所展现出来的战力,他们只能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老元帅远去的背影,而毫无办法。
  眼看敌军军心已乱,烈焰军将士趁势高呼:
  两军之约,胜负已分,呼延烈老元帅已经归入大炎军中,还望青龙军将士遵守诺言,加入大炎仁义之师,共同为天下百姓而战。
  与此同时,包括烈焰军在内的大炎军数十万将士齐声高呼:
  “大炎必胜,大炎必胜、、、”
  声势震天,登时就有许多天楚将士准备放下武器投降了。
  对于普通将士来说,很多人其实也不是真心想来当兵,也没有想着建功立业,而只是迫于无奈而从军而已。
  眼下这形式,其实投降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屈辱,至少暂时还能活着。尤其是那些今年刚刚被强行抓来当兵的,本就对天楚有着很深的怨气,此刻投降,对于他们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一时间,青龙军中出现了不同的派系,有些将士则是极力效忠天楚王室,主张就算履行诺言,也只是此处不战,暂时后撤而已,日后还当为国杀敌。
  有些将士则觉得天楚暴政,有失仁德,民心已失,此刻加入大炎军并无不妥。
  也有一些将士则是中间派,并没有明显的主张,随大流吧。
  本来经过当初大战之后,青龙军只有二十余万了,但是楚王冬季下令举国征兵,强行扩军之后,四大神兽军团现在都已经扩大到了八十万,新兵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老兵的数量,而且都是连基本的训练都没有,就直接被拉到了各大军营之中,准备在实战中磨练。
  对于天楚来说,确实时间紧迫,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训练新兵了,但是如此庞大的新兵队伍,就这么粗放的补充到各大军营中,实际上对于战力的增加,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并且如此巨大规模的扩军之后,各种支出用度,也是与日俱增。再加上之前联合八国联军时付出的巨大代价,现在的天楚,可能只剩一副唬人的空壳而已。财力、物力、人力、人心已经尽皆消耗殆尽。
  “咚、咚、咚、、、”
  大炎的战鼓骤然响起。
  “祛除暴政,还民安宁,仁义之师,大炎必胜、、、”
  大炎将士在隆隆的战鼓声中,携着冲宵之气势,慢慢向前推进,步伐整齐,口号响亮,速度极慢。但是每一步都好像是踏在了敌人的心弦之上,对群龙无首的青龙军将士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当啷、、、”
  终于有人承受不住这令人窒息的压力,扔掉了手中的兵器,双手举过头顶,投向了大炎军的方向。
  古人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与此时的景象却有几分相像之处。有了第一个投降的人,很快也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第无数个。
  就如春回大地,你看到第一颗小草,破土而出了,那么很快,也就能看到周围无数的小草也跟着破土而出了。
  古人言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此役虽未能全军降之,却也勉强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也勉强可以称之为善之善者也。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