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征服史 / 第十二章民心所向

第十二章民心所向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你就是崇祯皇帝的狗奴才?崇祯在哪里?”李自成记得此人在谈判是,便是使者。
  王德化回到:“刚刚奴才看到崇祯在宫中,还请陛下从这进去,瓮中捉鳖。”
  李自成大笑道:“你这奴才挺不错的,前面带路!”
  王德化又回道:“奴才遵命,不过陛下得从大明门进入,大明门是历代皇帝登基或参加重要场合都必须经过的门,如今陛下登基,还需经过此门。”
  “如今陛下初登大宝,应下马步行入宫,方显陛下仁德。”
  这时的李自成听到王德化所言,觉得确实不错,便喜笑颜开道:“哈哈哈哈,此言甚好,那便依你所言,下马步行吧!”
  “陛下宽厚仁德,定会受万民景仰,就让奴才为陛下牵马吧!”说着便牵上了李自成的战马,动作甚是麻溜。
  我看你这奴才不错,以后就跟着老子了!”语罢便将手中马鞭递给王德化。
  王德化连忙上前接着住马鞭,动作很是恭谨,不敢有丝毫懈怠,引得李自成不悦。
  今日京师遭受兵灾,到处都是门窗禁闭,可有些人就是闲,壮着胆子窥看他们想干什么。
  李自成在崇祯二年举旗起兵,征战十数载,早已威名远扬,但越是这样,越有人好奇。
  见战事已定,士兵们便集合在一块空地,看着什么。
  一些大顺士兵也拿出一张张布告,到处张贴着,不知道写着什么东西。
  一旁围观的百姓忍不住好奇心,纷纷上前看着布告,其中就有识字的给其他人诵读加解释,大家才知道这是大顺的军规。
  京城里的权贵大部分都已经逃离了就算有少数观望没逃掉的也藏在高门大楼里不敢出来,要么就是准备投降大顺。
  其他的则是实在没有办法,京城也不乏有许多基层老百姓,超高的赋税已经让他们苦不堪言,闯王不纳粮的口号他们也是早有耳闻,在京师也是流传甚广。
  看着这些不杀人,不抢金银,不掳虐妇女的军规,顿感心安,就盼着改朝换代,希望新皇能轻徭薄赋,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甚至有些百姓拿出酒菜招待闯军,有的则站在路两边迎接闯王,甚至有人拿出一面旗子,写着闯王名号,或者写着其他称赞李自成的话。
  李自成走在大道上,听着那些百姓的呼喊,心情大悦,还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这其实是李自成想好的计谋,其实之前攻打长安和洛阳之时,便有很多百姓害怕,都纷纷自杀。
  后来李岩不忍,向他陈述其事,为了安定民心,想好的解决方案,派人张贴告示,还派人伪装成百姓,宣传闯王不乱杀人之类的。
  等到百姓的呼喊声稍减,这才拱手朗声道:“我李自成替天行道,铲除恶明,救百姓于水火,尔等莫要惊慌。”
  又随手拿起大弓和箭,取下箭头,大声喝道:“大顺军听好,入城伤百姓一人者斩,以此箭为令!”
  言罢就是弯弓搭箭,很快射出了三发箭。
  人群中的叫好声不绝于耳,久久不能平息。
  京城一座大宅内,一名中年人独自一人寂寞地坐着,手持一把闪着白光的长剑,厅堂中正摆放着一副黑色棺材。
  此人衣着华贵,身材硕壮,面容看不出任何表情,眉毛轻轻扬起,他便是大明驸马巩永固。
  忽然一位家丁匆匆跑过来,嘴里大喊着:“驸马爷快跑吧,城门已破,大军杀进来了,咱们先离开吧。”
  “没想到他们来的这么快,此刻陛下在哪?”巩永固还是面无表情,冷冷地说道。
  “回驸马爷,小的听说陛下已经在煤山自缢……”
  巩永固听到此话就是一惊,抓住那家丁急忙问道:“此话当真?”
  随即慢慢松开了手,愤恨道:“只可惜陛下没听劝诫,执意不肯南迁,如今只能以身殉国了。”
  那家丁道:“这只是个流言,大街小巷上的流言多了去,小的还听说陛下已经逃离京师了前往南方了,驸马爷不必担心,请赶紧逃离吧。”
  巩永固惨笑道:“公主还尸骨未寒,怎能离她而去?”忽然指向那家丁道:“你怎么还不走?”
  家丁神情肃然,道:“那奴婢走了谁来给您收尸啊?”
  巩永固狂笑着道:“哈哈哈哈哈!没想到世界上最了解本宫的竟是你。”
  说罢又道:“在此之前你还得帮本宫做最后一件事。”
  那家丁也没有问,径直走进厢房内,领出了四个小孩子出来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