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谍猎 / 第二十八章 庭审 五

第二十八章 庭审 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对于王固俊的质问,杨霖倒是没有反驳。
  “对,王副科长说得不错,药瓶里确实是0.3%浓度的氯化钾,不过那是为了栽赃张东所用,而杀死杨希银的,一定是超浓度的。”
  杨霖看向刘朝阳,后者脸色已经发白了。
  “刘老师毕业于牛津大学化学系,制取氯化钾应该很容易吧?”
  “不不不,我没有……。”
  刘朝阳连忙否认。
  杨霖一招手,牛敢带着两个弟兄把一堆东西搬到台上来。
  “这是早操以后,我让人从刘老师办公室里搜来的。”杨霖介绍了一下。
  然后他走过去看了看,见除了书籍和刊物外,就是试管、烧杯、烧瓶、酒精灯等实验工具,另外还有两个袋子。
  他走过去翻了翻书,不是《化学概论》就是化学期刊。
  “呵呵,算术老师的办公室没有数学书刊,反而全是有关化学的,这不奇怪吗?”
  杨霖说完,拿起那两个袋子看了看,问刘朝阳:“如果所料不差,一个袋子里装的是食盐,另一个袋子里装的是硫酸钾吧?”
  刘朝阳惊异地说道:“你,你懂化学?”
  不但他,连马铃、牛敢也都感到惊奇:“这家伙懂化学?蒙人的吧?”
  杨霖道:“我自是不懂,不过,我专门问过一位化学专家,他告诉我,制取氯化钾很简单,用食盐和硫酸钾就行,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就是氯化钾。”
  当然,他说的专家也不存在,也是度娘。
  马铃和牛敢知道他单独出去过,不管是问医生还是问专家,大概都是那时候问的吧?
  如此一想,就打消了疑问。
  杨霖举着那两只袋子,对着主席台上几个人道:“刘朝阳用这两样东西,制取了氯化钾,浓度不用说,肯定是大于0.5%。
  他先将高浓度氯化钾输入杨希银体内,造成后者迅速窒息而死,然后将早就准备好的氯化钾药瓶换上,然后迅速回到自己家里,就等着向春花回来后的那一声凄惨的叫声了。”
  现场一片寂静。
  张东一直低着头,听到这个结论,他抬起头,看了一眼向春花,露出一丝苦笑。
  而刘朝阳和向春花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
  杨霖又对刘朝阳说道:“你还有两个错误。
  第一,你不该告诉我,在向春花回来之前,你没有听到西邻半点动静。
  如果你在家,一定能听到砸钉子的声音,他家东墙,就是你家西墙嘛。
  怎么能听不到动静呢?疏忽了吧?既然杀人,为什么不计划周详呢?
  第二,你到我家送礼是假,打探我侦查进度是真,本来我是严词拒绝你的贿赂的,因为你心虚,误以为我取得了一定进展,掌握了你的犯罪事实,所以才变颜变色,所以你才连夜去找王副科长,妄图让他阻止我查下去,等韩主席亲自审案之后,张东被一颗子弹送上西天,你就真正安全了。
  因为韩主席亲审的案子,谁还敢翻案?
  好算计啊,你把王副科长、李副局长包括韩主席都算计在内,真是聪明啊,不愧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
  这话一出,刘朝阳嘴唇哆嗦着,没有说出半个字。
  王固俊、李传之则同时羞愧地低下了头。
  “真差点让你成功了,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被开除出警察局。
  可惜啊,正应了我那句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关键时刻韩主席亲临警察局,并要求立即审案,还给了我阐述的机会。
  刘朝阳啊,这就叫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话音一落,老韩拍案而起:“妈了个巴子的,刘朝阳,你还有什么话说?趁老子没枪毙你之前,给你申辩的机会。”
  刘朝阳“扑通”一声跪倒:“我认罪,我认罪!”
  马铃手一挥,两名手下过去把他按在地上,三下五除二就给绑了起来。
  “妈了个巴子的,马上给老子毙了!”
  老韩怒道。
  “慢着,韩主席,先别急,请安坐,还有更精彩的呢。”
  杨霖赶紧阻止。
  “还有什么?”
  “张东为什么招供?要知道根本没有用刑啊。还有,刘朝阳作案用的0.3%的氯化钾药液从哪里来的?他又怎么知道向春花那天晚上去医院不在家?”
  杨霖问道。
  “是啊,老子也觉得不大对劲呢。好吧,你接着说。”
  老韩很听劝,顺势坐下了。
  杨霖道:“其实很简单,刘朝阳有同伙,这个同伙不是别人,就是他口中的好妹妹,向春花!”
  “啊?向春花?”
  一听这话,众人都十分惊讶。
  纪从典与孔雅娴面面相觑,后者捂着嘴巴,那表情是很不可思议。
  杨霖注意看向春花的反应,见她也是满脸的惊异,并没有摇头否认。
  杨霖心里有数了,看着她说:“以下是我的推理,没有证据,如果不对,你可以反驳。”
  “首先,我们重新看一下刘朝阳和向春花的关系,他们真是异姓兄妹那么简单吗?
  孔女士跟我说过,向春花看不上杨希银,之所以嫁给他,完全是为了报恩,是因为她父亲眼看要病死了,杨家出手救了她父亲一命。
  而杨先生跟我说过,说向家原先只想着跟刘家结亲。
  请注意,刘朝阳的父亲是北平闽商协会副会长,不用说,这一定是豪富之家。
  另外,我曾在刘朝阳家喝过大红袍茶,据他讲,他喝的大红袍是最正宗的那几颗茶树产的,一年产不几斤。由此也可以佐证,刘家家境豪富。
  而向家却连治病的钱都拿不出来,可见二者差距多么的大。
  所以,向家想把闺女嫁入高门,是可以理解的。
  而向春花想嫁的人,不是别人,就是她哥的同学,刘朝阳。
  年龄相仿,小伙子英俊潇洒,向春花对他产生爱慕之情也在情理之中。
  我推测,当时向春花肯定向刘朝阳表白过,但因为二人家世相差过大,刘家肯定不乐意娶向春花为正室,就算刘朝阳自己,大概也是想纳向春花为姨太太,也没有把她当正室娶进门的打算。
  而向春花相貌才学都出类拔萃,自然也不甘给人作小。
  家庭反对,加之后来刘朝阳又出了国,所以二人的婚事也就撂下了。”
  ……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