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风起明末三万里 / 第三章 丛林法则

第三章 丛林法则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梦中。
  一个双鬓发白的妇人正在那犹如星星之火的油灯下忙碌着手中的活计。
  这年头,许多衣服都是家中父母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尤其是贫苦人家越是如此。
  “娃他大,你说献忠在外面如今怎么样了?有没有受苦?”
  妇人的旁边,一个脸色蜡黄,头发斑白的男子正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抽着旱烟,白色的烟圈飘到空中在微弱的灯光下四散而开。
  “这年头,老天爷不长眼,连年的干旱导致地里颗粒无收,加上朝廷无作为,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各种苛捐杂税摊派下来根本不给老百姓活路!几年下来,聚众造反的人越来越多,越发艰难。唉,希望献忠不会牵涉其中。”
  未等叹息完毕,突然门外传来剧烈的撞门声。
  随着门内的木栓掉在地上,一道银光闪过,一道鲜活的血液喷出,张毅蓦然惊醒。
  看着手心的汗水,摸了摸眼角的泪水,张毅意识到自己忘了什么!
  “该死!张献忠你个王八蛋!”
  突然,一哆嗦,一股寒意透骨而来,却是张毅刚才睡觉没有裹被子此刻被寒气入侵,幸亏他身强体壮,并无大碍,只觉得手脚有些冰凉。
  努力揉搓双手,让自己的身体暖和起来,他打开大门走了出去。
  此刻刚刚入夜,大门外是一个不过十方左右的小院子,院子里一颗枣树正孤零零的立在墙角,秋风落叶之下,树上挂着一些带红的枣粒以及一些枯叶。
  随手摘了一把枣子,空空如也的腹部也有了一些慰藉,张毅离开了小院。
  十八寨是米脂城外众多山寨合起来的名字,而张毅目前所处的这个山头名字实际上叫薛家崖,而这个薛家崖最大的姓氏是李。
  这里有李氏的聚集地,亦有李氏的宗族祠堂,甚至张毅住着的这个小院也是李氏族长提供的。
  行走在这条乡间小道,秋天的野菊花此刻依旧挂着最后的倔强,路旁的泥土因为连年的干旱而显得有些龟裂,然而依旧有小草在夹缝中顽强的冒出一抹绿色。
  张毅见到此景不免心生感叹,万物求生,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由此而发,张毅不禁想到了自己当前的困境。
  虽然他是这支起义军名义上的首领,若是按照历史的走向他最终会成为大西王,成为日后的杀人魔张献忠,然而张毅却明白,这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这是一条无数尸骨为他铺就的道路,亦是无数鲜血换来的结果。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代价。
  今天的起义大会上,张毅不仅看到了稚童,老者,甚至还看到了一些婆姨,这些人跟着他起义是为了活命,然而造反最先牺牲的,往往是他们这群人。
  这将近两万的乌合之众,其中青壮年不足四成,正史上写着张献忠攻城掠地,多次逃出老朱家剿匪的包围圈,而张毅此刻却突然明悟,他到底是怎么跑出去的。
  除了谋略,剩下的就是优胜劣汰。
  森林法则。
  丛林中,你不需要跑的最快,只需要比别人跑的快就可以了。
  换到现在,张毅手下这2万人,一旦面临陕西三边总督杨鹤的围剿,最先死的只怕就是这些老弱妇孺了,毕竟他们的人头,可都是军功。
  自嘲了一下,张毅没想到自己即将成为米脂的头号通缉犯,却还有心思关心别人。
  “慈不掌兵,这可是军事大忌。”
  然而作为一个现代人,张毅明白,他依旧无法做到将他们亲手送上战场,哪怕,有时候牺牲也是难免的。
  不知不觉,张毅走到了一条小溪旁边,月光开始慢慢露出头角,小溪倒映出月亮的雏形,一条溪中的青鱼突然一跃而起,荡起阵阵涟漪。
  坐在小溪旁边的一棵枫树下,红色的枫叶在水面上轻轻荡漾,张毅随手捡起一颗石子丢了出去,石头在水面荡起一下就落下去了,张毅靠在枫树的树干上,开始思考今后的人生。
  此刻他的决定,将影响将近两万人的生死。
  理清头绪,靠着对未来的了解,张毅慢慢的整理出自己当前面临的问题。
  首先:这两万人是乌合之众,这点毋庸置疑。若是都拉上去打仗,虽然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其实不堪一击,就像纸老虎一样,一捅就破。
  这也是起义初期,一千官兵就敢追着一万起义军打的原因。
  ‘太烂了,完全没得打,不仅装备不如官兵,军事素养更是不如,难怪被人活生生的撵到了山西。’
  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但张毅并未放弃,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将两万人进行初步筛选,先将青壮挑选出来,组成一支稍微有点战斗力的队伍,再对这些人进行单独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按他估计应该能挑选出六千人左右。
  而有了这六千人,他就可以以这六千人为种子慢慢发展壮大,最后训练出一支成熟的队伍,到时候与后金的皇太极决一死战。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的第二个当务之急就是粮食问题。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虽然起义的大军基本上每个人都自带了一部分的粮食,但起义是长期的事情,对两万人而言,食物此刻显得无比重要。
  这些年陕西干旱,农民手里的粮食并不多,而且他们是义军,不可能去抢夺农民手中的粮食,如今唯一能得到充足粮食的办法,唯有县城中的富户。
  想到这里,张毅目光逐渐眯起,朝着记忆中米脂城的方向看去,思考着弄到粮食的方法。
  突然。
  一只手按在了张毅的肩膀上,张毅瞬间惊醒,转头才发现是自己的师傅袁明清。
  “献忠,在想什么?”
  袁明清左手拿着一个布袋子,右手保持着按着张毅肩膀的姿势,笑脸盈盈的看着他。
  对于这个徒弟,袁明清有着深深的感慨与欣慰,他没想到张献忠能走到这一步。
  当年他当肤施(如今的延安市)当总捕快的时候就很欣赏他,觉得他是一个聪慧的人,本来答应要收他为徒结果因为一个案子,他看不惯贪官污吏包庇凶手的行为,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杀死了凶手,导致他受到官府的通缉。
  本以为萍水相逢,此生再也无望看到张献忠,结果一年后张献忠在哈密卫找到了他,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才决定传授他武艺,也就是那个时候,他真正认可了这个徒弟。
  “刚才见你睡着了,我估计是你压力太大,所以才没有打扰你。没想到你跑这里来了,怎样,肚子饿了吧吗?吃点吧!”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