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神圣罗马帝国崛起 / 第13章潜心准备

第13章潜心准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斐迪南抵达巴黎后,在最初几天,应邀参加了一些上流社会的奢华宴请和舞会,与法国一些亲王,元帅和将军们混了个脸熟。
  剩下的时间斐迪南便经常前往郊区军营,考察法国精锐的皇家近卫军所部,重点是炮兵和骑兵部队。
  并且留下部分身边的精英近卫军官在此学习交流,总计27名军官,这都是他未来建军的种子。
  斐迪南如今实行的方略是“走出去,引进来”,派遣精锐军官前往英国学习海军先进经验,前往法国学习陆军先进经验,这是“走出去”方略。
  “引进来”便是引进各国军事、经济和工业方面的专家学者,在奥地利数座著名的皇家学院教授课程,这是他近年来大力推动的政策,已经见到了成效。
  斐迪南一行离开巴黎返回时,已经是12月4日。
  从沙俄至法国,每一天都会有军驿急报抵达,送来法国远征军的最新消息和迫切的物资需求,伴随而至的是一系列坏消息。
  而这导致巴黎手脚大乱,形势日益紧张起来。
  在遥远冰天雪地的沙俄战场上,撤退的法军,连续遭到俄军统帅库图佐夫和巴克莱的重击,连战皆败。
  拿破仑损失了大量兵员和军需物资,十几位法军著名的元帅和将军葬身在狼狈逃亡的途中。
  法兰西皇后玛丽-路易丝也慌了神,无心继续挽留斐迪南。
  她于是派遣法兰西皇家近卫骑兵第四军团所属安茹近卫轻兵团1200余名骑兵随扈护卫,护送皇储殿下返回神圣罗马帝国本土。
  斐迪南此前随行的皇家马车及大量物品,早已经随着“玛丽王后”号帆船队返回本土。
  此次他轻装简行,抛弃累赘的马车,全程跟随骑兵团骑马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
  玛丽-路易丝皇后心疼弟弟一路鞍马劳顿,打开皇帝拿破仑的御用马厩,一挥手赠送了三匹名贵的千里名驹。
  这三匹全部都是塞拉-法兰西马,这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特意在诺曼地区引种培育的名马,是当今世界最名贵的乘用马。
  其引进了来自英国的纯种公马,并与当地的通用型诺曼母马进行杂交,诞生了两大类马种:
  一种是法国快步马,主要用于拉车,马型高大,极为强健耐劳。
  另一种就是盎格鲁-诺曼马,它更适合骑乘,后来他们又进一步细化出著名的塞拉·法兰西马。
  塞拉·法兰西马比英国纯种马更为高大,骨骼和身体也更为强壮厚重,四肢强健有力,尤其是后肢的肌肉特别发达,因此跨越小溪和桥梁如履平地。
  古今中外,良马名驹都价值连城。
  斐迪南得到的这三匹名驹都是万里挑一,肩高达到1米75至1米8,每一匹价值都高达30余万法郎以上,约在1.6万至2万英镑之间。
  一匹纯白,这是匹母马,名叫“唐妮”。
  一匹纯黑,是最为高大神骏的一匹种公马,肩高达到1米81,名叫“黑魔鬼”。
  一匹栗色四岁马,肩高已经达到1米78,名叫“西西里美人”,顾名思义是一匹母马。
  在巴黎南下威尼斯的道路上,一队旌旗猎猎的法国近卫骑兵策马奔驰而来,盔甲鲜明,万千马蹄踩踏着大地宛如滚雷,威势非同凡响。
  沿途经过的村镇上,无论是田间的农民还是乘坐马车而行的乡绅,无不神情敬畏的立于路边脱帽行礼,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
  远征沙俄战败的消息还没有扩散开,仅限于巴黎上流社会的核心圈。
  法兰西皇帝拿破仑率领的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在国内外民众心中赢得了崇高的声望,几乎被捧上了神坛。
  顺带着,法军也受到了普遍的尊敬。
  斐迪南身上穿着神圣罗马帝国陆军少将军服,座下是神俊的“黑魔鬼”,在一众骑兵军官的簇佣下策马而行。
  他的一双锐利眼睛不时扫过沿途经过的村镇丘陵,对照着记忆在心中法国地图,留下了最为直观的印象。
  他此行没有走东线经巴伐利亚返回奥地利,而是走南线经瑞士联邦,米兰,威尼斯返回帝国本土。
  走这一条路,是斐迪南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在今后的几年中
  他率领的神圣罗马帝国军队将主攻该地区,力求将这个分裂的瑞士联邦,重新纳入帝国版图,从而打响扬名欧洲的第一炮。
  这一路上的军事实地勘测,将会成为今后排兵布阵的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如今的神圣罗马帝国被周围的一些强国讽刺为“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言语间充满了藐视和不屑。
  即便是德意志地区近百年来排行老二的普鲁士王国,也露出了跃跃欲试想要争夺老大头衔的野心。
  这也不怪普鲁士王国逼宫,实在是神圣罗马帝国被法国皇帝拿破仑修理的太惨,一败再败,第4次,第5次反法同盟还是惨败。
  每一次战败都割地求和,搞得颜面尽失。
  瑞士联邦也是在这一期间迅速崛起,成为横亘在法兰西,亚平宁半岛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自治国家。
  在神圣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瑞士仅仅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从来没有受到重视。
  在神圣罗马帝国庞大的疆域中,最多的时期曾经有365个公国,列侯与伯国,地盘小子几乎是一镇一国,瑞士就是这种偏僻而穷困的地方。
  瑞士北边的侏罗山脉,南边的阿尔卑斯,造就了一个高山地形中的瑞士。
  其在中世纪时期长期交通不便,与邻国缺乏沟通交流。
  准确的说,是没人愿意到这个穷乡僻壤来,无资源、无矿产、无人口,而且穷山恶水出刁民,是盗贼蜂起的落后地方。
  神圣罗马帝国上层对这些穷乡僻壤根本不管不问,那些散落的小城邦,只能自发结盟组织力量自保,这是瑞士最早的雏形。
  瑞士最初是三州结盟自保,后来陆续又有5个州加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该地区的特立独行引起了神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关注,因而派遣大军前来围剿,谁知道却吃了个大大的败仗。
  顶盔贯甲的神罗重骑兵在瑞士崎岖而陡峭的山路上,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反而在瑞士人的5米长枪下,纷纷的被挑落马下,输的那叫一个干脆利落,从此瑞士在周边地区威名大震。
  先后又有十几个州加入瑞士,使瑞士的规模进一步膨胀到了23个州。
  近代以来
  法兰西帝国对神罗帝国的历次打击和削弱,促成瑞士联邦地盘迅速膨胀起来,从而形成目前的西南欧格局。
  如今的瑞士地盘并不仅仅局限于侏罗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还包括南方广阔的平原,包括米兰等亚平宁半岛城邦。
  只不过瑞士如今是在法兰西帝国的统治下,所以法国骑兵可以畅通无阻的一路护送斐迪南直达米兰,越过米兰以后直至威尼斯东方的边界。
  到了那里,才进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疆界。
  如今瑞士联邦的疆域,约为神罗帝国的三成还要多一些。
  远非世人所认知,仅仅阿尔卑斯山区那一点巴掌大地方。
  要知道这些地区历史上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属地,包括瑞士23州和南部14省,米兰及威尼斯王国等地盘,都是在历次战败后割让的领土。
  眼看着法国大败,斐迪南面临着西南欧领土重塑的重大历史机遇,让他不得不着急筹备起来。
  一路策马驰骋
  斐迪南经常会在沿途停下脚来,爬到山丘的高处欣赏周边风景,实际上是在勘察地形。
  随行的卡尔大公和中高级军官们也都神色严谨,目光慎重的观察周边地区。
  这些日耳曼军人大部分都是平民出身,是这几年来斐迪南大力提拔的军官,每一个人心中都怀有热切建功立业的心思。
  他们效忠的就是皇储殿下,源自中世纪早期的神圣罗马帝国至今已有840多年历史,仅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就有670多年,社会阶级早已经严重固化。
  国内各种大大小小贵族林立,平民想要阶层跃升简直难上加难,近乎不可能。
  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军队中,能够担任低层军官的全部都是贵族子弟,甚至骑兵小队长都是贵族。
  这5年来,斐迪南虽然在猥琐发育,但并不是什么事儿都没做。
  他在15岁时就发布了招贤令,无论出生如何,只要立志于在军中建功立业,并且卓有才能,就可以到他的皇储皇家近卫骑兵团中任职。
  此举曾引起维也纳上流社会的一片哗然,被认为简直太胡闹了。
  原本皇储直属皇家近卫骑兵团的贵族军官们纷纷愤而辞职,他们不屑于和平民军官并列,认为这是对自己最大的羞辱。
  斐迪南也没有惯着这些养尊处优的贵族军官,愿意走请便,压根也不挽留。
  他的举动促成了神圣罗马帝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骑兵团的产生,而许多卓有才能的平民军官全都汇集于他的麾下,誓死效忠殿下。
  斐迪南为自己麾下的军官们聘请最好的军事教官,不惜代价的派遣到英国和法兰西深造,已经培育出一股不弱的力量。
  只等时局转变,一遇风云变化龙,从此驰骋天地间。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