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你这是仙家店铺吗? / 第三十三章 皇帝的无奈

第三十三章 皇帝的无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崇祯十六年的秋收过后,京师内外,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城外的几十万流民,开垦出的几百万亩的荒地,全部获得了丰收,每亩粮食产量都超过了三石。
  一千多万石粮食,足够保证京城内外百万人不饿肚子了。
  粮食能丰收,主要是文东提供的灌溉设施得力,消除了旱情这个天灾的困扰。
  为了保障粮食的丰收,文东向明末运了十台打井机,在京城周边打了几百眼深井。
  又提供了几百台柴油抽水机,直接把几百万亩望天收的荒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京师安定了下来,朝廷的威严也得到了保存,眼看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在文东这个仙人光环的加持下,暂时又稳定住了。
  像高杰、刘泽清、黄得功等几名佣兵自重的将领,在得知京城出了仙人,有仙人坐镇京师的消息后,在新任河督朱大典的调度下,出力打败了盘踞在运河附近的小袁营闯军,重新恢复了运河的通畅。
  历史在这就改变的多了,如果明末时空没有文东的到来,这些盘踞在徐州江淮之间的军头,已经是听调不听宣了,为了争夺地盘好处,还相互攻伐。
  新任河督朱大典,这时也会浙江老家闲居,直到清军攻占江南时,拒不降清全家自焚。
  可以说,他这个贪官酷吏,比好多名人清流官员有气节的多了。
  如今仙人坐镇京城,朝廷有了底气,为了继续剿灭贼军,提拔了一批像朱大典这样能做事的官员。
  这些人上任后,高举着仙人的虎皮,下令那些军头全力剿贼,军头们看朝廷又行了,只得尊令,使出自己一半以上的实力作战。
  明末时都说明军很烂,这是事实。
  但这要看和谁比,和清军比,那是真烂,一名清军能赶着一群明军放羊。
  可这样的明军,要是和造反的民军比,战斗力那是杠杠的。
  原时空中,清军招降了高杰、刘亮佐等部,在清军的驱使下,这些降军立即战力爆棚,所向披靡,打得南明军一路败逃溃不成军。
  朝廷集合其仅剩的几路人马,打败了山东淮北的闯军,看到希望的的朱由检,顿时又觉得自己行了。
  “大哥,朝廷的乱命不能听啊,就我们这几万人马,真正能作战的还不到一万人,那李自成可是有几十万大军,这不是让俺们去送命嘛。”
  打败了闯军小袁营,屯兵徐州的明军高杰部,收到了朝廷的军令,去剿灭河南陕西的贼军。
  同时接到军令的,还有刘良左、刘泽清、左良玉等人。
  这个命令是皇帝朱由检下的,形势刚刚有点好转,他又开始折腾了。
  他根本没考虑到,这些剩余的总兵军头,都是闯军的手下败将,见了闯军就跑的溃军,哪里有胆子前去和闯军作战。
  关键的是,他只下空头命令,却给不了这些军头粮饷,不是不想给,是真没有。
  “上个月下旨进缴贼军,兵部是怎么安排的?”
  御书房内,皇帝朱由检正在询问兵部尚书张晋彦。
  “启奏皇上,兵部已经连下了三道命令,各总兵以粮饷不济的借口,进军迟缓。”
  朱由检顿时怒拍了一下御案,“食君之禄……,作为大明的臣子,怎能计较俸禄而误国事……。”
  张晋彦低头不语,心里暗腹:“你老朱家的江山,想让别人免费为你家打工出力,这话也能说得出口……。”
  见御书房内其他大臣也沉默不语,朱由检也感觉到了自己言语不妥,话题一转。
  “诸位卿家,听说城外获得了丰收,收获了千万石粮食,朝廷的税赋收取了没有?”
  这个话题,立即打破了刚才的沉闷。
  “皇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臣以为,仙人在明土上开荒,所出产也应归我大明。”
  早就对千万石粮食眼红的几位大臣,纷纷赞同首辅陈演的话,赞同皇上的收税之举。
  想法很好,收取的税额也好定,难点来了,怎样去收税,派谁去收税……。
  朱由检用饱含希望的目光,挨个看了一遍,却发现,自己的一帮臣子,没有一个敢直视自己的目光。
  “内阁拟旨,让南京户部筹集钱粮,尽快送至军前。就这样吧……。”
  朱由检失望的赶走了一帮子手下,一个人坐在御案后面生闷气。
  “王大伴,你说这京城,还是我大明的京城吗?”
  侍候在一旁的王承恩,连忙跪倒在地,“皇爷,你不要多想伤了心神,也许仙人只是游戏凡尘,过不多久就会走了。”
  “依朕来看,那根本就不是仙人,就是一妖人……。”
  王承恩被皇帝的怨言吓得连忙看了看屋外,连忙轻声的问道:“皇爷,时候不早了,还是先用膳吧。”
  文东没有顺风耳的神通,听不到各处私底下对自己的怨恨仇视,他就是硬钢,所有的不服,他就一个原则,杀无赦。
  在明末呆了两个月,眼看到了年底,基本没有什么大事了,揉着自己的老腰,丢下每天环绕自己的一帮小仙女,回归了蓝星。
  现在蓝星成了文东修生养息之地,这次回归蓝星,文东要回一趟老家。
  老家的父母,还住在几间破平房里,周围的邻居可是都建了楼房。
  文东的想法,父母住的房子,给他们一笔钱,让父母自己盖,自己再单独建一处店铺,在自己家乡小城内,仿照现在的店铺,建一座复制品。
  有这个想法,是基于自己现在的状况。
  以前远离家乡,漂泊在城市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挣钱机会,摆脱自己贫农的身份。
  这个愿望,在拥有了外挂后,轻易的就实现了,工作挣钱,已变得索然无味,没啥意思了。
  至于城市内生活便利,娱乐丰富……。
  在明末当上了土皇帝的文东,已经看不上那些酒吧之类的场所了。
  人就是这样,兴趣转移的很快,随着对能量团的深入掌控,文东对进化长生产生了兴趣。
  狡兔三窟,研究长生,谁知道整个过程有没有意外,给自己多备几条选择,省的到时手忙脚乱。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