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红楼大忽悠 / 001 便宜老子惹的祸

001 便宜老子惹的祸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正月初六,京师,皇城。
  “皇上!下雪了!终于下雪了,瑞雪啊皇上!”
  一个五十岁出头的太监,扯着公鸭嗓,在通往临敬殿的台阶上连滚带爬。
  还没等他爬上台阶,一身道袍,仙风道骨的正庆帝,闻声移步殿门前。
  他半敞着道袍,仰面看着漫天簌簌而下的雪花,沉吟良久,叹道:“戴权呐,今儿是张常卿的头七吧?”
  刚跑至殿前的戴权,躬身道:“回皇上!今儿正好是第七天!”
  “朕也没想打死他,只是没有想到,他二十廷杖都没能熬过,现在一想起来,也觉得很惋惜呐!”
  “都是老奴管束失当,下面人手上没个轻重。”戴权立即跪伏在地。
  “罢了!是他命薄,怨不得旁人,起来吧!”
  正庆帝沉吟道:“钦天监与别的衙门不同,向来子承父业,也没有守孝一说,朕记得他家世代单传,还有个儿子,叫什么来着?”
  “皇上仁厚,老奴记得叫张云逸。”
  “这就替朕拟旨,免了他的岁考,赐一个五官保章正,待过了十五,便去钦天监入职吧!”
  “老奴遵旨!”
  正庆帝目光如炬,看向从地上爬起的戴权,沉声道:“你亲自去一趟,免得下头人自作聪明,顺便看看丧事置办的如何了,若有难处,帮着贴补些。”
  “是,老奴这就去!”
  ……
  离开皇宫的戴权,带着两个小太监,在几名禁卫的护送下,一路来到城西。
  远远的只见一处民房内,升起滚滚浓烟,道上百姓行色匆匆,奔走呼号。
  “走水了!走水了!”
  “这大白天的张家怎么会着火?”
  “恐怕是灵堂的烛台倒了吧?”
  “不应该啊!他家难道没人守灵,怎么会烧成这样?”
  “谁知道呢?那张家年底忽然遣散了仆役,家中只有一个未及弱冠的儿子,小小年纪一个人操持丧仪,又要守夜,如何能熬得住,大概是守灵时打瞌睡,恰巧碰翻烛台了吧?”
  戴权闻言脸色大变,连忙指着浓烟升起的方向,急切道:“快!你们快去救人,千万别叫他被火烧死了。”
  几个禁卫立即策马狂奔,而戴权也带着两个小太监,拍马追去。
  待来到失火的宅邸前,只见一披麻戴孝面容俊朗的少年,直挺挺的躺在道旁,脖颈处一道殷红的勒痕,清晰可见。
  戴权顾不得失仪,一把推开身前的小太监,抢步上前,伸手向少年的鼻尖探去。
  “怎……怎么会?没……没气了?”
  戴权差点没瘫倒在地。
  廷杖素来便有真打、假打,钦天监虽不是什么实权衙门,可张常卿毕竟是五品监正,若无自己默许,行刑之人也不敢下那么重的手。
  这本是身为内相的特权,体察圣意,帮皇帝料理一些不便明说的小事,说破天也只是会错了圣意。
  更何况,他还并非曲解圣意,只是明知皇帝盛怒之下,依旧坚持‘秉公直断’,并未大事化小罢了。
  可皇帝派自己前来传旨,显然有些后悔,并带着敲打之意,偏偏张云逸还在这个时候悬梁自缢,这可真是黄泥巴掉裤裆了。
  他此刻肠子都悔青了,好好的报什么祥瑞,否则,皇帝也不至于想起张常卿。
  此前眼中的瑞雪,这一刻,竟觉得格外刺目,连带着对死去的张云逸也心怀怨怼,照着尸体的肚子上就是一脚,嘴上骂骂咧咧道:“跟你爹一样,死都不会挑……”
  “咳咳咳!”话音未落,只见地上的‘尸体’发出一串剧烈的咳嗽,倏然从地上坐起。
  “诈……诈尸啊!”
  前来救火的百姓如潮水般向后退去,发出阵阵惊呼。
  戴权满脸惊骇,看向死而复生的少年。
  迎上的不是劫后余生的惊恐,反而是沉稳中略带迷茫的眼神。
  “张……张云逸?你到底是人是鬼?”他不动声色的退了一步,瞪大双眼,扯着公鸭嗓,色厉内荏的质问道。
  “我……我果然没死?”那少年并不回答,茫然四顾,随即伏地跪拜,“草民张云逸,叩谢兴献先皇帝天恩!”
  “你说什么?”戴权一脸骇然道。
  “草民本来已被鬼判拘了魂魄,幸得兴献先皇帝乘坐御撵从天而降,喝退了一众鬼差,并叮嘱草民替父赎罪报效皇上,这才得以还魂。”
  说完,他露出一脸的难以置信,伸出双手,翻来覆去的相看。
  戴权先是一阵错愕,转而面露狂喜,带着一众侍卫和前来救火的百姓,向着南方倒头便拜,口中高呼:“兴献皇帝显灵……这真是……真真是神迹啊!”
  张云逸一边跟着众人跪拜,一边偷偷瞄向戴权,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之前那些还魂之说,不过是为求自保的胡说八道。
  古人对于自然现象了解不深,往往将其归结于玄学。
  素未谋面的便宜老子,便是这种工作的主官,钦天监监正。
  去年冬天,整个腊月京城都不曾降雪,也不知便宜老子抽了什么风,居然上书指摘皇帝沉迷修道,挥霍无度,导致上天降下惩罚。
  钦天监是一个特殊衙门,本监官员不得改迁他官,子孙世代承袭,非特旨不得升调,甚至连辞官都不行。
  遇到有官员缺役,也是从嫡派子孙中选拔,可以说钦天监的官员,完全不走寻常晋升考核渠道,只凭皇帝喜好任免,甚至就连想改行都不行。
  为何?
  因为古人迷信,皇帝需要牢牢把控天象的解释权。
  可做为钦天监主官,便宜老子不想着如何帮着皇帝甩锅,反倒往皇帝头上扣屎盆子,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这不,大年三十被杖毙在宫门外。
  对此,张云逸无力吐槽……
  你想以死劝谏,青史留名,也别连累人啊!
  不对!
  他已经害死了真正的张云逸,自己不过是一个穿越而来的冒牌货罢了。
  刚刚苏醒,就被眼前的太监踢了一脚,他不免以为皇帝杖毙了便宜老子还不解恨,为求自保,急中生智编出这段瞎话。
  此方世界虽非他熟知的历史,然正庆帝与前世记忆里的嘉靖皇帝颇有相似之处。
  不但酷爱炼丹、修道,且前任明德皇帝并无兄弟子嗣,他同样是以堂弟身份继承的大统。
  而张云逸口中的兴献先皇帝,则是正庆帝的生父,与嘉靖皇帝一样,坐稳了皇位之后,他便开始为父正名,执意尊其为皇考,并意图将生父牌位,请入太庙。
  这也是张云逸敢于鬼扯的原因,哪怕正庆帝看出他信口开河,也有可能为了替生父正名,顺水推舟。
  皇帝向来以天子自居,试问,还有比生父荣登仙界,更有说服力的佐证吗?
  正对自己的急智沾沾自喜,耳边却响起太监专属的公鸭嗓:“怪道皇上突然要给你赐官,原来是跟先皇心有灵犀啊!”
  心有灵犀?
  张云逸暗笑,这死太监职业素养着实不赖,变着方的也要给皇帝脸上贴金。
  可转念一想,却察觉出不对劲来。
  说两句阿谀奉承的话,倒也无关紧要,可赐官却不是一个太监,能够擅自做主的。
  他这边正在疑惑,那边戴权已经将圣旨展开,扯着嗓子道:“张云逸接旨……”
  谢恩接过圣旨,张云逸喜忧参半。
  喜的是,皇帝并未因为便宜老子而厌恶自己,反而给自己赐下官职。
  可这样一来,原本的猜测也需要推倒重来,原主到底是怎么死的?
  “张云逸杂家可提醒你,年纪轻轻莫要再寻短见,辜负了皇上和先皇的圣恩!”
  他还在琢磨谁是凶手,戴权却已经下了自杀的判决书。
  原主守灵时打瞌睡,迷迷糊糊间被人从身后勒死,虽然没看见凶手,但确实是被人谋害。
  便宜老子廷杖致死,行刑的就是太监,知道皇帝给自己赐官,抢先一步斩草除根,不是没有可能。
  张云逸一时无从判断,他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
  虽然不清楚眼前的太监是谁,但一身大红蟒衣,却不是寻常太监可以穿的。
  正寻思如何应对,却见一个禁卫凑上前去,耳语了几声。
  “什么!不是自杀?”戴权勃然变色,暴喝一声。
  见戴权叫破,禁卫也不再遮掩,忙道:“是!凶徒大约以为火势可以毁尸灭迹,并未将人吊起。”
  戴权一脸严肃的看向张云逸,道:“快告诉杂家,到底是谁害的你!”
  张云逸虽不知他是不是演戏,可确实没有看见凶手样貌,故而没什么好纠结的,便据实相告。
  张云逸还在寻思是谁要害他,戴权却认定这是针对他的毒计。
  皇帝命他传旨,也只有临敬殿几个当值的可能听见,他一直以为宫中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下面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孙,没想到居然有人包藏祸心。
  有这种心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沿途并未耽搁,对方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消息传出,并安排人嫁祸,而他还一无所知。
  想到这,一把拽住张云逸,道:“不行!此事断不能善了,你这就随杂家入宫面奏圣上,我戴权倒要看看,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戴公公且慢!”
  话音未落,只见一身着道袍形容枯槁的老道,拨开围观人群,迈步走来。
  “敬公!这大过年的,你怎么不在宁国府享清福,跑到……”
  话到此处,面庞抽搐了几下,顿了顿才道:“杂家倒是忘了,张常卿还是敬公妹夫。”
  妹夫?敬公?宁国府?
  张云逸看向来人,略微恍惚,躬身行礼道:“舅舅!”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