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宋帝国 / 第十五章 李纲、赵鼎

第十五章 李纲、赵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赵构北上刚过没几天,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候,北风凛冽,番子南侵,战乱不止,整个大地沉浸在一片痛苦哀嚎之中。
  赵构领兵北上,与其说是还都北上,不如说是,逃离金人追击,一路狼狈不堪,赵构在辇车之中翻看着各地上的奏章,全是各地的败报西路军完颜娄室攻破陕州,城中百姓尽数屠杀,李彦仙、绍兴等人在赵构命令下得以保存,中路军拔离速所部包围了潭州,向子湮与赵聿之率众固守,已被围多日,请求援兵,洞庭湖钟相、杨幺起义,江西虔、吉两州农民起义等等。
  赵构随手丢掉奏章,轻轻揉了下眉头,身旁潘妃见赵构愁眉不展,轻声道
  “怎么了,陛下”
  赵构轻轻摆手道
  “各地败报频传,百姓反抗不断,国事艰难,让朕不知如何处置,”
  潘妃柔声道
  “陛下,我大宋羸弱,朝廷积弊难反,陛下今有雄心之志,乃朝廷、百姓之福,万事开头难,陛下也不必急于一时。”
  赵构轻轻笑道
  “爱妃所言不差,是朕一时着急,糊涂了”
  随即出声问道
  “周望!李纲、赵鼎到了没有?”
  只听周望回答道
  “陛下,二人尚未到达,”
  李纲崇宁三年国子监生,名列第一。政和二年,上舍及第,授镇江教授。不久,调朝廷任国子正,又转任尚书考功郎,升任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
  宣和元年,李纲任太常少卿,疏请朝廷警惕盗贼与外患,并请直陈面奏。上章论六事,建议加强国防、体恤民间疾苦和积聚资财以备国用,有强烈的忠君爱国思想,虽无军事才能,却有宰相之才。
  赵鼎崇宁五年登进士第。累官河南洛阳令。高宗即位,除权户部员外郎。建炎三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签书枢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绍兴年间几度为相,任内推崇洛学,巩固政权,号称"小元佑"。后因反对和议,为秦桧所构陷,罢相,出知泉州。
  此两人也算是南宋文人士大夫中为数不多的抗金派了,因此熟知历史的赵构,当即召回了两人,准予重用。
  赵构望着车外群山绵延,河流纵横,林木稍显嫩芽,尽显江山如画,如此河山,历史的赵构却不懂珍惜,拱手让出,偏安一隅,脑袋真是被驴踢了。
  颠簸之中,赵构昏昏欲睡,潘妃拿来袍子轻轻盖在赵构的身上,赵构惊醒,潘妃柔声道
  “陛下,天气寒冷,小心着凉”
  赵构望着眼前伶人,心中不禁感叹,如此没人,放在后世必定是明星般的存在,加之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无后世灯红酒绿的引诱,赵构突然想到,找个地方和如此良人共渡一生,也算是完美人生了。
  想到此处不禁轻轻起身在潘妃脸颊上轻吻,说道
  “朕在此艰难时刻,爱妃不离不弃,当真朕之一大幸事。”
  潘妃一脸羞红,轻轻躺在赵构怀中,轻声回答道
  “陛下如此,臣妾就算死也无憾了”
  正当两人在龙撵闲聊之时,外面士兵禀报,
  “陛下,李相公与赵相公到了”
  赵构连忙起身整理了下衣服,说道
  “让两位入车说话”
  只见两人登车跪地拜见,赵构望着两人风尘仆仆,均已年过四旬,留着胡须,身形消瘦,赵鼎四十有五,李纲也已四十有七,赵构面露微笑道
  “两位爱卿,一路赶来真是辛苦了,朕之前听信谗言,冤枉了两位,两位可不要往心里去啊。”
  两人均是拱手道
  “不敢”
  潘妃在旁轻声道
  “两位相公,陛下一路来,时常想念两位,说两位乃大宋擎天之柱,以前听信谗言,冤枉了两位。”
  两人听罢,纷纷拱手拜谢,赵构让两位起身就坐于身旁,轻声道
  “朕以往多有错事,今朕南下一路而来,眼过之处,皆尸骸累累,百姓流离失所,朕甚是心痛,朕痛定思痛,决心重整兵马,挥师北上,收复故土,改革弊制,两位可愿助朕?”
  两人面面相觑,似有难言之隐,赵构轻声道
  “两位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李纲则是率先开口
  “陛下,能见到陛下,厉兵秣马,励志收复故土,老臣已死而无憾,臣一路走来,于陛下有所耳闻,臣甚感欣慰,
  臣生于大宋,甘为大宋鞠躬尽瘁,然陛下万不可再妄信黄、汪、吕之辈,沉迷酒色之列,徽钦二帝,深陷囹圄,皆因宠信奸臣,罔顾朝政,才使北方胡虏频频得逞,今想来,仍痛心疾首,如陛下能励精图治,爱民如子,臣愿肝脑涂地,百死无悔”
  赵构无奈的笑了笑,心道
  这李纲当真是忠烈之人,文人敢如此指责皇上的也算是历朝历代独一份了
  赵鼎也拱手道
  “李相公之言,实乃臣心中所愿,望陛下听之”
  赵构有些尴尬,看来赵构着实把这两位伤的不清啊,轻声道
  “这是自然,不然,朕也不会在次把你召回,朕不想做这偏安之君,不知两位还可愿助朕一臂之力”
  赵构起身对着赵鼎和李纲轻轻拱手,吓的两人慌忙起身跪下道
  “陛下有收复恢复故土之心,我等自当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纲更是留下眼泪,赵构轻声笑道
  “李卿家,不必如此,朕之前,有负国家,有负百姓啊”
  李纲眼泪挂在脸上,嘴角却是上扬,轻声道
  “臣等陛下,等了三十过年,见陛下如此,臣此生无憾了”
  赵构内心很高兴,立刻说道
  “李纲、赵鼎听旨,擢升赵鼎为三司使,掌管全国财政,李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统领全国政务,军队事务由朕战时统领,待番子退却,再行选拔,两位此国难之际,当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你我君臣共建大宋王朝”
  李纲、赵鼎纷纷眼含热泪,跪地谢恩,这一天他们等了太久了,自青楼天子赵佶到钦宗赵桓再到赵构,无一不是谈金色变,畏敌如虎,官场俱是尸位素餐、寡廉鲜耻之辈,军士只会凌辱百姓,金人一来,一溃千里。
  堂堂中华,尽是寡廉鲜耻、苟且偷安之徒,麻木不仁、一盘散沙。
  今见赵构雄心大志,重贤远小,雄心北伐,怎能不让他高兴,李纲顿时泪流满面,赵鼎见此,轻笑道
  “李相,何故落泪,陛下雄心大志,誓师北伐,我等高兴才是”
  李纲连忙抹去眼泪,连忙点头,赵构见此也是微微一笑,心中也是感慨,穿越而来已有月余,自己的小朝堂算是勉强有了第一步。
  赵构轻轻摆手缓缓说道
  “好了,两位卿家对于此次番子的入侵,诸位有何意见,尽可畅所欲言”
  李纲率先发言
  “陛下,目前番贼已破台州,屯兵明州,陛下应立即搬下旨意,沿途设置兵马,层层阻挡,天气逐渐炎热,番贼不适,必然北返,届时可逐步削弱番贼兵力,直至退出江淮,派遣得力将士,南下联合起义人氏,共同抗敌,号召全民抗敌”
  赵构猛然大惊道
  “什么!台州失守了,朕派张俊领兵一万驻守,朕刚离开三日,何以会失守”
  李纲厉声道
  “陛下,番贼帅两万大军围困台州,张太尉领军南下,只留李贵三千多兵马,杨沂中以前多兵马防守,于昨日失守,杨沂中、李贵战死,台州失陷了”
  赵构面色冰冷,青筋暴起,猛拍案几,大声道
  “张俊这狗贼,临阵脱逃,致使我城破人亡,当真该死,来人!传朕旨意,张俊欺君罔上,临阵逃脱,致使我军大败,斩首示众,旨道即行”
  赵鼎急忙道
  “陛下不可,张俊今官至太尉,手中将士众多,且此时番贼南下,正是用人之际,如此旨意,恐其举兵造反,且张俊多有抗旨,此去恐难杀之”
  李纲叹息一声也随声道
  “陛下,赵相公所言不差,今各军各自为战,然听号令者,十难存一,此时杀此撩,恐难实行”
  赵构仰头轻叹,心中默默记下这笔帐,沉默片刻后,令
  “传旨张俊,挥师北进,与朕回合,”
  心中默默念叨
  “圣旨杀不了你,那朕亲自杀”
  眼中杀气尽显,令赵鼎、李纲都冷汗直流,随即赵构转脸一笑对李纲、赵鼎道
  “两位爱卿,继续说”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响起一句
  “收放自如,杀伐果断,这还是他们认识的赵构吗?”
  赵构笑道
  “怎么了,刚才朕吓着你们了?”
  赵鼎也是拱手道
  “没有陛下,臣刚才说金兀术北归,定不会直接北归至健康,明州至健康距离何止上千,且沿路河流不断,山高林密,不适合大部队行军,且番子多为骑兵,更是不适山地、河流,
  臣认为番子定会北进至崇德至嘉兴,再至平江,北上至江阴军,然后挥师健康,会合完颜拔速离然后北归。”
  赵构满意的点头,对于这段历史,赵构也是清楚,历史中确实是按照赵鼎所说路线一路掠夺,抢夺了十几船的财务被韩世忠堵在黄天荡一月有余。
  赵构点头赞叹道
  “两位卿家所说不差,番子善于平野冲杀,不善山地河流,与朕预料不差,朕已派姚端、王庆各领军五千在临安、绍兴等地进行阻拦,”
  李纲、赵鼎两人心中顿时大喜,道
  “陛下圣明!”
  此时军士来报
  “陛下,严州道了,”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