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幻海重现 / 第二章 传奇战舰“俾斯麦” 一

第二章 传奇战舰“俾斯麦” 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奥托·冯·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家,被誉为“铁血宰相”。和他同名的战列舰也和他一样拥有传奇的一生。俾斯麦号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海军的主力、骄傲,也是德国海军历史上最著名的战列舰之一。
  为了抗衡英国海军,同时满足德国侵略的野心。德国工程师们创造出了这艘宏伟、迅捷、坚不可摧的钢铁战舰。她的出现改变了二战时期的海洋格局,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列舰建造水平的巅峰体现。
  为了能够缩短德国由北海到波罗的海的航程,同时能够在战争时期不受限制的自由航行于北海和波罗的海,战舰必须能够通过人造运河航行。因此不得不对战舰的尺寸进行必要的约束,要求船只长度不得超过250米,宽度不能超过38米,吃水深度不能超过10米。在这一硬性要求下,俾斯麦号诞生了。
  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舰长为241.55米,舰船宽度为36米,最大吃水深度为9.9米。从设计到最终完成,所有指标都紧紧贴合最大通行要求,这使得战列舰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武装。满载排水量达到了惊人的50300吨,而同期世界上最大的军舰胡德号的满载排水量为48360吨,整整多了1940吨的差距,是一艘当之无愧的超级战舰。
  虽然有着如此巨大的钢铁身躯,但是得益于12座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和3座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涡轮机的强大动力输出,最大功率时提供了163026马力,使她获得了最高可达30.8节的最高航速,以及以16节航速巡航时,最大可行驶9320海里的强大续航能力,满足“具有远洋破交能力的战列舰”的设计意图。
  舰上装备8门380毫米主炮,12门150毫米副炮和36门机关炮,其主炮拥有着极高的射速,最大理论射速可达3发/分钟,达到了全世界的前沿。发射的800千克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的设计,在近距离作战中能够其发挥强大的威力。她数量众多的副炮凭借优良的射速,能够提供密集的对水面火力网,有效损毁诸如驱逐舰这类的轻装甲目标。但是她的防空性能稍有逊色,她装备的大量防空火力,因为大部分需要人工手持测距仪器测距,以及人工手动装弹等原因,导致难以形成有效的对空火力网,为之后的作战埋下了隐患。
  她拥有极其强大的装甲防护,拥有带有明显弧度并且延伸到舷侧的穹顶状装甲——穹甲,这一装甲以其倾斜的角度对近距离来袭的炮弹有着强悍的防御力,配合320毫米厚的主装甲带,构成了非常强大的侧面防护系统。但是穹甲的高度有限,重要的设施又不敢暴露在穹甲之上,所以这种设计浪费了一些吨位,并且对远距离来袭的炮弹防御力会有所下降,面对远程高抛炮弹的打击,有可能击穿上层装甲,水下装甲薄弱也是隐藏的隐患。
  1914年5月18日,德国舰队在海军上将刚瑟·吕特晏斯的指挥下,扬帆起航。“莱茵演习”行动正式开始:1.此行动需要尽可能的骚扰攻击盟军舰队,以使得英军暂缓派出护航运输队,令双方在地中海及北非的势力暂时平衡。2.利用攻击吸引转移地中海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降低隆美尔及其部队由克里特岛入侵利比亚的计划风险。
  该计划主要由两艘战舰展开行动,分别是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和旗舰俾斯麦号。等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尼塞诺号战列舰修好后随时补充到舰队中来。
  乌黑的舰首划开深蓝色的海水,翻涌着的海浪激起层层叠叠白色的泡沫,在水中形成一道道波纹。巍峨的巨舰屹立水中,形成巨大的阴影,随着海水微微上下浮动。她坚硬光洁的钢铁壁垒,庞大严密的钢铁舰身,映射着海浪的波澜。深黄色木制甲板上那高耸的舰桥,一排排高挺的雷达阵列,泛着寒光。严阵以待静静指向前方的乌黑主炮,露出其巨大的炮管,炮口中漆黑幽深,随着一圈圈规则的螺纹向下蔓延,直到隐没在无底的黑暗中。战舰侧舷上对称布局的一座座副炮,整齐的排列着。由钢铁构成的坚固炮塔,形成了一个个牢不可破的钢铁堡垒,注视的海中的一切。从堡垒伸出的光洁炮管上一尘不染,反射出骇人的光。威严的战舰,正在2艘驱逐舰与几艘扫雷舰的带领下,悄悄驶出了格丁尼亚港,踏上了属于她的传奇旅程。
  得益于在舰队出发前,德国空军对英国的海军基地和北大西洋进行了额外的侦查,以及德国海军搭设了多个假的电台基站,起到干扰迷惑的作用,成功地分散了英国人的注意力。令俾斯麦号成功驶出波罗的海,穿过卡特加特海峡、斯卡格拉克海峡,然后沿挪威海岸北上。悄悄溜进了了卑尔根港东南,浓雾笼罩的科尔斯峡湾。
  吕特晏斯的对手是英国本土舰队新任司令约翰托维海军上将,他曾收到报告,发现了德国的侦察飞机。这一罕见现象令他推测出德国海军想要派船驶入北大西洋。所以他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广袤的海域,对大量信息和报告进行层层筛选和过滤,希望能够从中发现德国海军的痕迹。终于他收到了来自伦敦海军部发来的电报:英国特工发现一支德国舰队出海了。面对确凿的信息,当即采取行动,加派“诺福克”号重型巡洋舰前往丹麦海峡。同时还派出侦查轰炸机直飞挪威海岸,去打探德舰行踪。
  天空的漫天迷雾中,一架英军侦察机的引擎轰鸣着,穿过空中一个个浓密的雾团,灰蒙蒙带有一点酸味的浓雾笼罩机身。四周都是白茫茫一片,无法辨清天地的界限,仿佛飞机本身就化身为空中的云团,慢悠悠地飘荡在空中,只有一层层掠过地浓雾,在表明飞机正在高速运动的事实。无法确定高度,无法确定下方建筑,贸然下降必然危险重重。但是面对需要侦察港口、查找德国海军的任务需求,飞行员不得不进行决断。是否要冒死冲出浓雾云层,完成任务。就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飞机机头下沉,呼啸而下,飞机振颤着,犹如一只雄鹰振翅,突破云层冲下高空。浓雾打湿了机窗,雾气凝结形成的水滴,高速滑向后方,留下几条水痕,让本就模糊的视线更加朦胧。四周的浓雾环绕机身,高速后退,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一般,辨不清虚实。突然,眼前的浓雾猛然褪去,清晰的大地就在眼前,下方正是卑尔根港。这名勇敢的飞行员,成功钻出层层雾障,拍下了珍贵的侦察照片。
  在几小时后,英国情报军官对放大的航空照片进行了分析判断,发现敌兵力为一艘“俾斯麦”级战列舰和一艘“希佩尔”级重型巡洋舰。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