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无尘生烟 / 第二十三章 风动 幡动 仁者心动

第二十三章 风动 幡动 仁者心动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吱吱”旁边的木门被推开了,室内由暗变明了。
  接着就是一声,“无尘,回来了?”
  这声音依旧是不急不躁,似微乍的春水没有溅起任何浪花。
  “师傅,是......是我。”无尘此刻做贼心虚得气息有些不匀,竟有些结巴了。
  “这次下山可还顺利?”师傅接着问道,
  “还,还好。”无尘无神地答道。
  刚回来也没有来细想山下的事,就是想讲也就像一团乱麻不知从何说起。
  “对了”无尘突然想到那群四处流浪的难民们,
  “师傅听说院里会有个什么清禅会将要举行,是吗?”
  “半个月后”师傅简单回道,
  “上山时,我看见了很多义工还有一些灾民也赶往我寺?”
  “寺里近来会施舍斋饭的”
  无尘想了想,即使是平日里,有乞丐来寺里多少也会给些吃的。
  “师傅,我想说能不能给他们找个地方住,他们没了家真得很可怜!”
  “何为家?四海为家。下山一趟,你倒是见到了人间疾苦”
  无尘看到师傅木然的脸上似乎露出了那么一丝笑意。
  “后面的禅院你是否去看过?”
  “没,没,没来得及哩?”无尘边说边摇头,
  “去找执事院的木瓜大师,他能安排好。”
  玄妙看到那个瘦瘦的背影离开,心里感觉一阵轻松舒盈。
  想想幼年时那段时间的他,玄妙很是害怕无尘陷于执障中,从而心生魔念。
  在寺里的时候也不见他对什么事情关心,固然出家人当心如止水,可那个年龄段的孩子又知道什么是心如止水呢?
  即使强装少年老成的模样,也终究悟不到本心。
  眼下玄妙心里还有另一件事:这次清禅会于外界来说,是佛法的宣讲和交流,也可能是择优选择弟子的关键时刻。
  想来无尘在自己身边这几年里,武功基本上没传得他半分,禅学也由着他的性子来的。
  再则无尘是外家弟子,寺里的其他小和尚都剃了度,他依旧带着发。
  再等几年他要面临着下山,还是继续留在寺庙的抉择,不管怎样,毕竟师徒一场,聚散都是正常的。
  想想现在的自己就像其父般,昔日收他入山之因,终有以后送他离山之果。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玄妙念了几声佛。
  转眼间,十年一度的清禅盛会就到了。
  毕竟卧龙寺还没有吃上官家饭,在武林中也还是有一袭之地的。
  这人在江湖混,谁能不挨棍。
  不是你敲我一棍,就是我还你一棍。
  执事院不亏是知事院,尤其木瓜和尚深谙此道。
  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派出一批批弟子前往各大门派,寺院递上了请帖。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盛会又将是年度谈资最多的,想到这里木瓜和尚嘴角咧出了灿笑,自己这执事干得还不错的。
  这些天里其他门派的弟子,亦或是无尘的师兄妹们都在暗中下苦功,
  想要在盛会上既为师傅争光也让自己扬名,方便以后在江湖中立足。
  只有无尘天天想着怎样才能保护好稻香园的葡萄,怎样找到酿酒的配方。
  那日葡萄架上的无礼和尚就像消失了一般,没个踪迹。
  卯时一刻,寺院的钟准时被人敲响,庄重的钟声响彻整个寺院,古朴的余音绕着整个云溪山。
  寺里的僧人们闻钟而起,准备开始早课了,执事院早在山腰间的莲花台搭建好了禅台。
  这里地势开阔,足能容下上千人。
  这么郑重的场合除了卧禅阁的僧人留守看守金阁执事院的一干劳碌人员,其他的人都已经聚集在莲花台了。
  从东首边起依次是武林院,莲花院,清禅院和执事院。
  整个莲花台附近,顿时看过去皆是赤黄一片,每个院里的人都穿上了袈裟,一个个庄严肃穆。
  无尘的师傅玄妙是今日的讲经人,他早早来到莲花台上静坐着,面如沉水,冥目养神,
  左右立着两个小沙弥,恍若活佛在世。
  不多时,一阵自来之风把莲花台边的经幡吹动。
  玄妙半睁慧目,站了起来,小沙弥及时递上点燃的香,台下的人皆双手合十,朝着着随风舞动的经幡,鞠躬行礼。
  接着玄妙在台上说道:“风动?幡动?”
  这声似洪钟般传到每个人的耳里,台下之人一律静默沉思。
  这时幡随风起,呼啦啦作响;风经幡显,随物柔软。
  这个是几百年前中原禅宗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时当众的一个发问,
  其时,禅宗第六代法师惠能答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宗于是执弟子礼。
  六祖惠能早已圆寂很久了,一笑佛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能自己开悟,据说是得益于《六祖坛经》中的一句话。
  后来“望风祭幡”的仪式就保留下来,禅宗经过漫长时间的演变,不断地与禅、道、佛、释融合,其内涵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祭幡过后,寺里众人人手一炷香,由方丈天一大师带领绕寺行走一圈。
  到了寺里重要的地方要集体行礼,一行人的行走竟然悄无声息。
  这是无勉最喜欢的仪式,只见他左看看,右看看。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只见他的目光停留在莲花院。
  当然不是停留在三十来岁的莲花院的主事玄悲脸上,而是玄悲后面的一个面无表情的女僧身上。无尘从入寺起就没见过这么大场面,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与此同时他心里隐隐冒出了一个问题:
  那架上的一定是和尚吗?院里知道这个人吗?
  一行人最后来到云溪山后的崖壁,参拜寺里最重要的一尊室外佛——卧佛。
  这尊卧佛据说是释迦的槃涅相,整个佛像长7丈,背北面南,头东脚西;一手微撑着颈部,另一只手悠然地摆放在身上。
  佛眼微睁,仿佛能洞察一切;浑身金灿灿的,犹如佛光普照。
  临溪跪拜,山水都被圣水洗透,人人心生敬畏。
  实则走近参拜法相的庄严会令人心颤,这是无勉和无尘曾经以身试佛的结果。
  因此他俩在参拜时目光斜视,看似不虔诚般。
  檀香四溢,云溪山卧佛法相更见空灵。
  俗众们没有参拜卧佛的习俗,认为佛祖槃涅之法相,槃涅意味着“灭”“不生”等含义。
  可参禅的人又怎会不把死生看淡了些呢?
  想到这里离稻香园很近,无尘又想去看看自己的葡萄是否熟透了些。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