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武侠仙侠 / 紫霄宫里的旁听生 / 第八章 旁门先生祖

第八章 旁门先生祖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太阳非气态,其上有山陆、沟谷、壑渊,只是遍燃着一种赤火。
  此种赤火,自然有其神妙,并非一种凡火。
  弥罗稍加尝试,见赤火于已无伤,就踏足了太阳之上。
  随之,他放开心神,与太阳交感,触摸到一种脉动。
  就是这一脉动,让元气阴转阳流,将太阳嵌入了周天运变。
  弥罗追随脉动,感应元气之变,不多时,又发现一点古怪。
  循着感应,他几步移行,来到了一处山谷。
  山谷之中,生长着一株奇树!
  奇树形似扶桑,同根偶生,两相依倚,高约三万丈,粗约两千围。
  其木似铜铸,其叶如桑芥,赤火结簇,漫天熊燃。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虬曲盘伸的枝干上,竟托着一方法界!
  那方法界,纠缠无量气机,衍化诸般异象,宛若孕育着神祇。
  而更奇特的是,虬枝法界之内,还藏了一座道宫!
  弥罗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向法界之内,投影了一具分身。
  依分身之所见,道宫元气纠缠,可知尚在演化,还未完全。
  不过,元气纠缠之中心,倒有一座宫殿,已然完成建置。
  宫殿古朴恢宏,绽放无量金焰,迫开了漫天赤火。
  同样是火,金焰能迫开赤火,无疑层次更高一些。
  宫殿最深处,孕育着一团光影。
  绰约之光影,不但是金焰的源头,内中还隐隐显化了,一个生灵的轮廓。
  不言而喻,光影中的生灵,便是道宫之主了。
  然而看轮廓,那生灵竟不类人,反有些类鸟!
  为一探究竟,弥罗便让分身,强顶着金焰,冲向了光影。
  投影之分身,也是一点虚身显化,比之神变分身,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越向前行,金焰越炽盛,到得后来,已有燃烧意识之趋势。
  分身再三尝试,还是止步于十丈外,没能更接近光影。
  这个距离,虽算不上远,但有金焰遮蔽,也窥不见虚实。
  弥罗无可奈何,本打算就此收手,然而巧之又巧的是,便在此时,一种玄之又玄的气机,恰就浮显了出来,而随之气机衍变,竟在光影之中,倏忽显化了一口古钟。
  其他任何古钟,弥罗都不在意,但若是那一口,情形就不一样了。
  “竟是开天之时所见的......那口钟?”
  弥罗再怎也未想到,那口镇压虚空的宝钟,竟会藏在光影之中!
  这口宝钟,见不到还罢,既见到了,怎可能错过?
  一念及此,随弥罗心神一动,分身已隧穿金焰,不管不顾,投入了光影。
  下一刻,异变忽生!
  光影之内,分身形变,化作一层帷幕,裹住了古钟!
  随之,古钟一响,便毫无预兆,抹灭了分身!
  与此同时,又有无可名状的气机,沿分身交感之路径,顷刻锁定了弥罗!
  弥罗来不及反应,便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危如累卵!
  他霎时意识到,无可名状之气机,只要一转一变,就能抹除自己。
  这是意志之用,并非道法之功,避不了,也抗不住!
  还有转机吗?自然是有的。
  也在同时,一缕无可名状的气机,循弥罗之情绪波动,又与弥陀镜勾连起来,而借由这种勾连,弥罗囊括一切经历、记忆、感悟之心光,便也映射进了那缕气机。
  于是累卵之危,才刚显现,便又消散了。
  继而,一种源自生命最深层次的愉悦,如潮水一般,浸没了弥罗。
  似自己在愉悦,也似不是自己,究竟是不是,弥罗不敢深想。
  他只知道,原来此方天地,真真是有灵的。
  天地之灵,有何来历?
  是开天之人元灵未散,还是天地新生了意识?
  弥罗想不明白,但却知道,刚发生的一切,对自己是个警告。
  后怕之余,他不免也认为,此事已告一段落。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一团玄黄之气,却又从天而降,倏忽落入了虚身。
  随之,弥罗冥冥之中,似有所明悟
  原来这玄黄之气,乃是所谓“功德”!
  功德为何物?大体算天地给予生灵的一种正反馈,属于奖赏。
  奖赏?前有警告,后有奖赏,看来累卵之危,来去皆有因由。
  接下来,弥罗感应玄黄之气,冥冥之中又有所悟。
  原来自己这团功德,是因“旁门之祖”而降!
  也就是说,真真有灵的天地,莫名其妙又把他认作了旁门之祖!
  应是认错了吧?总不会自己,真是什么旁门之祖?
  若没认错,这所谓旁门,又因何而来?
  弥罗不想还好,越想越迷惑,便连那团功德,也觉得很可疑。
  功德之说,在他认知,不过只是大而化之理想化的一种言辞,莫说并不真实存在,就算真对应一脉理法,冥冥中的功德,也无论如何不该具现为一种实物。
  然而,其色玄黄的功德,却偏是虚实两便,可化作实物用的。
  弥罗清楚记得,开天那人元神三分之时,也曾将类似大小的一团玄黄之气,演化为玲珑宝塔,融入了一道三分的元神,若由此看,其色玄黄的功德,便该是一种“法物”。法物,即法炼之物。若功德为法物,乃是道法炼成,那其质性殊异,也就可以解释通了。
  只不过,若真如此,却又因何,要炼这功德?虽此玄黄功德,可用于炼器,也可用于炼法,但炼器炼法,乃修者之正行,以天地之灵的层次,又何需介入?
  想不明白,便干脆先不想了,反正想来一切因由,终有一日会显现。
  弥罗摇一摇头,将功德纳入弥陀镜,望向了那株扶桑。
  这株燃火的扶桑,也有两桩利用价值。
  其一,此树道妙天成,类如玉树,若参悟透彻,未必不能开创一门道法。
  其二,折其几段须根,以玄牝之门孕化,应能入手几株新苗。
  一念及此,弥罗立时行动起来。
  不过,原本他只是打算,与扶桑交感即可,未料心神一转,却就改了主意,竟分化一点虚身,以灵飞之法,与扶桑结合,显化元灵,将扶桑化为了俱舍之一舍。
  化扶桑为一舍,有意为之,无疑是一种试探。
  他想验证一下,是否此种灵根,也如那口古钟一般,不容自己干涉。
  无论如何看,扶桑比之那口古钟,重要性都远有不如,故即便有灵之天地,对扶桑也有安排,不容自己干涉,想来最多不过将元灵抹去,应还不至于危及虚身。
  如此计较,有合理之处,但凶险叵测,不能轻描淡写。
  毕竟,即或天地真真有灵,也未必会按他的逻辑行事。
  更何况,初犯给警告,再犯则严惩,这也是一种逻辑。
  以上这些,弥罗不是没想到,而是考虑虽周详,但终究还是做了。
  不过还好,一切风平浪静,波澜不惊。
  见此情形,有所戒备的弥罗,这才松了口气。
热门推荐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 苟在妖武乱世修仙